信喵之野望

信喵之野望 战争类 进入官网 >

已关服
首页 > 信喵之野望 > 信喵特技名称的由来

信喵特技名称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7-03-10 17:59

 信喵里的许多猫咪都有自己专属的技能,一看到这些技能我们就会想起拥有它的某一只猫咪。但是这些技能为何取这个名字,背后又有何种故事,某人今日特发帖为广大信喵众一探究竟。

声明:此作品原创为台湾玩家,由论坛hittsai转译,本人发来贴吧,算是普及一下关于信喵和日本战国历史的知识吧。(本文转自百度贴吧*节选)

三段击:

三段射击,铁炮战法的一种。以三名铁炮兵为一组:一人射击,一人准备,一人充填。每次射击后轮替位置,省去填弹的时间以弥补当时火绳铳击发间隔过久的缺点。相传织田信长在长篠之战时首次采用此种战法,以铁炮队在马防栅中交替射击,以密集的火力重创当时号称战国最强的武田骑马队。这也就是游戏中为什么三段击必须在马防栅后发动与攻击骑马兵科特别有效的原因。

地黄八幡:

"北条五色备"是相模后北条氏五位名将的合称,分别是:黄备北条纲成、赤备北条纲高、白备笠原康胜、黒备多目元忠与青备富永直胜相传五人在北条家中以多目元忠为首席,但最为后世所知的却是黄备?北条纲成根据北条五代记所载,纲成本人笃信佛教战神八幡大菩萨,在每月的满月之日(阴历15)都会率领亲信部队前往小田原附近的鹤冈八幡宫向菩萨祈求作战顺利。1546年河越夜战,纲成以少数兵力死守河越城,并配合氏康的援军出城进行夜袭,大败关东两上杉家联军,使北条家的势力正式称霸关八州;自此勇名不胫而走。所谓""就是军服的意思,黄备就是黄色军服。由于纲成与其部队皆着黄色军服,黄色在五行中又代表土;再配上他本人的信仰后,"地黄八幡"就成为纲成军在战国诸将中的代称了。

破瓶:

柴田胜家割瓶柴田(也有叫破缸柴田的)故事是这样的

元龟元年(157064日,六角义贤父子招集南近江的豪族,包围了柴田胜家与佐久间信盛所在的长光寺城。由于该城处在一座高山之上,不久便被六角军切断了水源,城池也被团团包围。此时的胜家做了大胆之举,将城内残存的清水全部装入瓶中,让士兵们尽情畅饮之后,胜家用手中的长枪将全部的水瓶击破,跟士兵们大声说:渴死或是战死这两条路自选其一!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胜家军打开城门,高声叫喊着冲进了六角军的营地。遭受到突然袭击的六角军顿时陷入了混乱,六角六家老之一的三云定持、本原伊贺守以下780余人当场战死,随后全军败退。胜家也以为这次的力挽狂澜而名声大噪,事迹被人传诵并得到了割瓶柴田的美名。

八咫乌

八咫乌(已有吧友发帖指明读音了,咫度zhi,三声)是流传在古日本神话中的神禽。传说神武天皇东征朝鲜时,天照大神派遣其为使者带领神武由大和经熊野出海;因此八咫乌被视为是太阳的化身与天照大神的使者;至今日本的许多神社都可以见到八咫乌的旗帜。八咫乌有三只脚,分别象征着"智仁勇""天地人"。由于它首次出现在熊野(战国时的纪伊,现在的和歌山县),有不少当地居民也将其视为该地的守护神。而战国时代活跃于纪州的佣兵团雑贺众头领铃木家便很自然地将八咫乌作为其家纹。所以八咫乌其实是神之击,下次被秒的时候应该不会那么难过了(才怪)

与一之弓:

那须与一( 1169 ~ 1232? ),别名那须宗隆;是日本平安末期,有"谦仓战神"之名的源义经麾下。在源平屋岛战时,平家水军在船桅上挂起一只女官的扇子嘲讽源氏军队,却被策马而出的那须在马上一箭射下,逆转了两军气势。自此与一成为神弓手的代称。至于与一之弓为何是稻姫的特技,只能说是光荣对她太有爱了。却说关原大战前夕,信浓真田家分裂成两派(史称犬伏之别):当主昌幸与次子幸村加入西军,长子信幸则属于东军;而当时信幸的妻子正是家康的养女,忠胜的掌上明珠:稻姫。

昌幸在答应三成的劝诱之后便立即由犬伏进兵中山道准备拦截德川家的大部队。途中经过长子信幸的居城沼田城时,昌幸向城内的稲姫提出了见孙子一面的要求。当时城主信幸尚未从犬伏回城,留守的稻姫在听到要求后换上戎装,手持长弓站在城楼之上向公公喊话:目前我们双方敌我未明,因此即便是义父的要求,我也不能轻易开城。听到此话的昌幸也只能摸摸鼻子走人。不过在当天夜里,稻姫秘密地带着儿子来到正觉寺附近的真田军营地,让祖孙见面。历史上稻姫终其一生从未发过一箭,却始终以神弓手的形象出现在游戏之中,只能说KOEI的人物塑造太成功了。

单骑闯阵:

所谓的单骑闯阵有两种含意;其一是指骑马队的急行军。战云之习、瞬息万变,快速掌握并善用战局变化乃是胜利的一大要素。因此当战况出现改变时,前线的将领往往需要快速因应并作出对策,骑马队的速度在此时便发挥了重大的效果:以单骑闯阵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侦查,并为随后抵达的足轻主力开路。本能寺之变后秀吉着名的"中国大返し"就是单骑闯阵最成功的例子。另一种单骑闯阵就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之意。战国时代一军的总大将是很少亲自站上最前线的,大部分的名将如信玄公、雷神道雪与大谷吉继等人,都是坐镇本阵发号施令而已。历史上最着名的单骑闯阵武将有两位:桶狭间奇袭时的信长公与军神上杉谦信。谦信公于第四次川中岛之役,头披僧衣、跨骑放生月毛、手持六尺长刀,单骑杀入信玄本阵与之对砍三刀是很多战国迷耳熟能详的故事。军神也由于此役的形象,成为单骑闯阵的代表人物。游戏中的技能组,乃是采用后者的设定,可惜效果完全反应不出军神大人的雄威。

智勇兼备:

智勇兼备一词顾名思义指称有勇有谋的杰出将领。战国历史上被称为智勇兼备的人非常多,这些将领究竟配的配不上这个称号也众说纷纭,喵信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评论了;毕竟横看成岭侧成峰,很多事都不是一个人的看法都能决定的。几个着名的例子:北条氏康、直江兼続、加藤清正、吉川元春、立花宗茂恩,总而言之除了剑豪国司之外,游戏中有智勇的猫都算得上名副其实

真田丸:

真田丸是1614年大坂冬之阵时,身为大坂城将领之一的真田幸村在城南所修筑的防御工事,就现代用语来说就是碉堡。大坂城由太阁秀吉亲自选定地点建造,易守难攻,城的东、西、北侧分别有淀川与大河川环绕,但城南相对而言是一片空旷的台地;因此在开战前夕的评定会议上,幸村便提议在城南建筑防御工事以补强不足。运用了1600年父亲昌幸在第二次上田城之战中大胜德川军的经验,真田丸仿造上田城分为内外两道,在将敌军诱入外丸之后将其封锁,再由内丸进行突袭。在正式战役之时,前田利常、井伊直孝与松平忠直的优势军力都在真田丸惨亏。大坂冬之阵最后以屈辱性的和解作收,真田丸也因为和约中大坂城需为裸城的条文而被铲除,雄伟的大坂城自此完全暴露于家康的野心之前,再无防备。游戏中的真田丸与史实非常相符:两者都是失意浪人在时代洪流之前,最后的濒死抵抗。可怜的幸村,不论是人是猫都好悲剧...

楼主最喜欢的战国人物:真田日本第一兵。另外:源义经和楠木正成并称日本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女英雄:

就是巾帼英雄,不让须眉。战国时代是一个阳刚的年代,刀光剑影、你争我夺,净是男人的干活儿;但也有这么一些着名的女性,刚勇不亚名将,后世便称之为女丈夫(日语)。着名的女丈夫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忍城的姫武者成田甲斐、六岁继任家督的筑前白梅立花誾千代、前面所提到的稲姫、大祝鹤姫等等...要注意的是:女丈夫含意是"刚勇不输男人",至于是否像男人一样上战场杀敌又是另一回事了。例如上面的四位女丈夫里,只有鹤姫与甲斐姫曾经真正上过战场。

阵羽织:

羽织(はおり)是日本传统衣饰的一种,最早起源于室町时代末期;是一种披戴在和服之外的长袖外衬,功能类似今天的外套或雨衣,做为防寒、避雨或礼服之用。

阵羽织(じんはおり)则是战国时代武士在上阵时所穿戴的羽织。如果大家看过NHK大河剧,应该可以注意到战场上的大将经常会在铠甲之外披上一件和服,那就是所谓的阵羽织;考虑到行动的便利性,阵羽织大都会做成无袖的形式。

阵羽织的功能与羽织没有太大的差异;但除了御寒防水之外,阵羽织同时也是武士身分地位的象征,因为战场之上只有武士阶层才有配戴阵羽织的资格,一般的杂兵可是只能穿甲胄的。

不过区区一件和服对于提升防御的效果必然是相当有限,要在战场上挡下真枪实弹,还是得靠铁做的厚重铠甲。也难怪阵羽织在游戏中高居鸡肋技能的前几名了。

马廻众:

"马廻"是起源于战国时代的一种武士职称,马就是骑马、廻则是周围,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周围的骑马武士。马廻在战国时代是由大名亲自挑选提拔的亲卫兵,在作战当中负责大名的防卫,同时也担任传令兵与侦查兵,可以说是家中最精锐的战力。而在平时,马廻就是大名的随身侍从与保镳,有时也会参与行政工作。马廻众就是由这些马廻所组成的武士集团。战国最负盛名的马廻众首数后北条家的相模众与伊豆众,不少隶属其中的武士如清水康英、松田宪秀等人后来都晋身家中重臣之列。信长公的马廻众则由其小姓与各地土豪的次子、三子等所组成,依所披挂的母衣(骑马武士所披戴的披风,对于弓箭的防御相当有效)颜色分为黒母衣众及赤母衣众。许多有名的大将在发迹之初都曾经是大名的马廻。五大老之首的前田利家就是信长麾下第一任的赤母衣众笔头;武田四名臣之一的高坂昌信是信玄公的马廻出身;大家在游戏中见过的金森长近、陶晴贤等人也都担任过所属大名的马廻。所以马廻众的效果只有在喵喵不是总大将的时候才能发动,至于为什幺上面提到的史实马廻在游戏中都没有这项特技...恐怕只有光荣才能回答了。

竹束:

竹束又称为竹把或竹垣,是战国到江户时代一种常见的防具。在火绳铳传入日本之前,用在战场上的盾板都是用单层的木头所制成;然而,这种盾牌只能抵挡刀枪等冷兵器的攻击,在铁炮火力的面前只有被一枪打穿的份儿。因此竹束这种针对铁炮设计的新型防具就成为武士们的新宠。竹束的制作需要先收集六至八尺(180~240公分)长的竹子,去除杂枝并晒干。之后再用粗麻绳将30~50支处理后的竹子捆成圆柱状即完成。竹子的韧性与圆形竹干之间的空隙可以作为有效的缓冲,经常被加装在木盾的表面或阵地周围,降低火绳铳子弹的速度与破坏力;到了战国晚期,大型的竹束甚至可以用来抵挡大筒的炮击。比起华而不实的阵羽织,竹束是确确实实的具有防御的效果。所以下次遇到雑贺或政宗这些铁炮怪物时,记得让总大将学学竹束吧。

信义仁:

"信义仁"最早源自中国儒学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信者,诚也。不行欺人之事是谓信义者,宜也。在正确的场合作出正确的决断并贯彻之是谓义仁者,二人也。与他人相处和善,能随时替他人着想是谓仁儒学早在平安时代就随着遣唐使传入日本,但在佛教兴隆的情形下并不受重视;到了镰仓幕府时期,许多南宋儒者为躲避蒙古南侵而东渡日本,使儒教再次兴盛;到了战国时代,因为战乱而由京城散居各地的儒者又将儒家文化传播到了全日本。不过儒家思想到了战国末期与江户时代之后,逐渐与武士道结合;在林罗山等人的影响之下成为武士必须效忠主君的学理依据,信也好义也好仁也好,都被忠一字给涵盖了。游戏中内建信义仁的几位喵将:片仓小十郎、森兰丸与真田幸村在当时都以对主君的忠心而闻名,兰丸与幸村最后更分别为信长与豊臣家捐躯。至于法主和利休爷...我只能说...这是4.0胖子的特权吧...

筑城术:

城,是战国时代武家势力的基本计算单位。城不仅作为武将的居所,更是地方的行政中心与军事要塞。战国时代的日本根据估计,最多曾经同时出现近5000座大小城池,城池对于武士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去过日本关西或近畿一带观光的板友们应该对雄伟的大坂城或姬路城印象深刻;但事实上在战国初期,城池的结构可说是简陋非常:一道土墙外面挖一条护城河,加起来就是一座城了。然而随着战火的延烧、攻城器具的进步;早期的城池已经难以提供里面的住民任何保护,武家们开始对城池的结构与建筑方式进行改善,试图抵御越见纷乱的世局。提到筑城术就不得不再提起关东后北条家,后北条家自二代当主氏纲以降就不断地增筑其居城相模小田原城。

亩崛(宽而广的大壕沟)、曲轮(围绕城池本体的高墙)、二之丸(二城)、支城(散布于主城四周的卫星城池)等后来都成为城池基本配备的筑城技术都被普遍认为出自相模北条氏。北条家的筑城技术也被后人称之为"北条流筑城术"小田原城到了三代当主氏康的时代发展到极盛,出现了"総构え"这种集北条流筑城术大成的城郭。所谓総构え就是连城带町一起包围在一道巨大的围墙之中,如此一来在遇上战事时,城下町就可以供应守城所需的资源,不会发生断粮或匮乏的问题。小田原城捍卫了北条家达百年之久,就算是军神上杉谦信也在围城四个月之后无功而返;若非后来太阁秀吉倾天下之力进攻加上人谋不臧,北条家或许还能在城墙之后继续做关东霸主。

北条流筑城术在传入甲信之后被甲斐武田氏加以沿用并改良,发展出"武田流筑城术"。甲斐与信浓都是山间盆地,天险环绕;因此武田家在前线的城池大都依凭山势而造,再加上由曲轮改建的丸马出(城池向外突出的碉堡),各个都是易守难攻的要塞;着名的代表包括川中岛之战的战场海津城、信玄的居城踯躅崎馆与真田家居城上田城等等可惜武田流筑城术在信玄公境外决战的用兵原则下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除了前线诸城之外,武田领内各城几乎不曾修建,造成了之后信长在攻破木曾谷后得以长驱直入,在数月之内便消灭武田家的恶果。

随着时代演进,筑城术也越来越多样化;石垣、御殿、天守等设施陆续被加到城池之上;城池除了作为防卫之外,更成为大名宣示威权的工具。信长的安土、秀吉的大坂乃至于家康的江户城都足以堪称是天下人的居城。

以下就简列一些战国时代的筑城高手与他们杰出的作品:

加藤清正:熊本城、名古屋城江户城

黒田孝高:中津城、福冈城、広岛城、姫路城、大坂城

藤堂高虎:和歌山城、今治城、二条城、伏见城、今治城、伊贺上野城、日光东照宫

山本勘助:高远城、小诸城、深志城、海津城

马场信春:小山城、诹访原城真田昌幸:上田城

北条氏康:小田原城

松永久秀:信贵山城、多闻山城

除了上述之外,崛尾吉晴、高山右近、蒲生氏乡、荒木村重等人也都是着名的筑城大师

姊川的团结:

日文为:姉川の结束日文里的结束(けっそく)”与中文的结束意义不同,指的正是字面上的意思:把东西"""",因此又可以引申为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却说近江浅井家与越前朝仓家之间有着横越三代的同盟之谊,早在长政的祖父浅井亮政的时代就与朝仓家交好;朝仓家也在亮政和近江守护京极高吉、六角定赖等人的争战中予以相当大的协助,终于让浅井家成为近江一代新兴的大名。(亮政本为京极家治下的国人众,后来不断扩权最后夺取了主家的领地)到了1564年亮政的孙子长政当家的时代,浅井家迫于时势与织田信长联姻缔盟;但在15704月信长先声夺人进攻率先响应信长包围网的朝仓家时;长政决定背弃自己的义兄信长,帮助盟友朝仓。

长政的背叛让信长的越前作战完全失败,最后在金ヶ崎会战中狼狈撤退。两个月后,重整旗鼓的织田军率领30000余人马向浅井家的本城小谷城进兵,企图一雪前耻;长政立刻向盟友朝仓求援,该年阴历627日,朝仓军在总大将朝仓景健的率领下与浅井军在近江姉川上原会师,人数达18000人。两军统帅景健与长政定约一同对抗信长,是为姉川の结束。姉川会战最后以信长的险胜结束,败阵的浅井和朝仓势力都遭遇了致命性的打击,分别在战后三年的15738月及9月灭亡。姉川的大会师终究无法为这两位相交百年的好友带来胜利的果实。

海道第一弓取:

日文为:海道一の弓取り,海道一の弓取り一词在日本历史学界是一个争议相当大的名词,这称号究竟代表谁?至今仍莫衷一是,不过在进入这部分以前,先来解释一下什幺是海道一の弓取り。所谓海道,就是战国时代骏河、远江、三河三个令制国的合称,也就是今日的三重、静冈与爱知三县,JR东海道线的主干。由于三国皆靠太平洋,并且做为连接近畿与关东两地的走廊,因此被称为海道。弓取在日本古代用语中则是武士的代称,由于武士上阵都会配戴弓弩,因此便将弓取借代为武士。所以海道一の弓取其实就是海道第一的武士。

光荣在制作的游戏里大都将海道一の弓取赏给今川义元,这种说法学术根据来自日本静冈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小和田哲男的着作今川氏家臣団の研究;而义元本人在统治的全盛时期也确实身兼骏远三三国守护,海道第一的称号实至名归。不过近年来这种论点却遭受相当多的质疑,不少学者认为"海道一の弓取り"应该是徳川家康才对,因为在江户幕府所编纂的"东照宫御実纪"里确切地留下了姉川之战后信长称赞家康为海道第一的纪录。不过反对者却认为:那不过是徳川幕府往自己老祖宗脸上贴金的举动罢了。

相模的狮子:

1541年冬天,后北条氏二代当主氏纲一命归西,接替他继任家督的是当时年仅26岁的北条氏康;当时北条家的处境可说险恶至极:西边有强大的今川义元与武田信玄,东边则有对北条家这个"无籍浪人"所建立的大名家极为厌恶的关东管领上杉氏,只有稍有不慎,北条家很有可能成为诸国分食的牺牲品。然而,在氏康优秀的军略与政治手腕下,北条家西拒今川武田,终于在1546年成功缔结甲骏相三国同盟,解除后顾之忧;同年年底在河越夜战彻底击溃关东上杉氏,迫使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出亡越后投靠当时还称作长尾景虎的谦信公。之后的10年间,氏康以一家之力在关东与管领遗臣长野业正、里见义尧、宇都宫广纲、佐竹义昭等人对抗,期间还抵御了上杉谦信的关东征伐;出色的表现连信玄都为之折服,称他为"相模的狮子"

北条家由于初代当主早云的家系卑微,在重视家名的战国时代一直受到周遭大名的敌视,氏康得罪了几乎所有的邻居却能成功地生存下来,相模狮子的技能效果当之无愧,只是每次在合战场上一放死的机率比较大就是了...

暗杀术:

很多人看到暗杀术很可能会以为这是忍术的一种,游戏中唯一懂得这招的忍者佐助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其实严格来说,忍术里没有所谓"暗杀术"这一项;暗杀作为忍者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的是多种技巧的综合应用。潜入、锁定、动手、逃脱是所有暗杀的基本原则,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相对的技巧才能成功完成任务。因此暗杀术乃是"忍术之用",而不是一种特别的独门学问。

至于为何暗杀术独独给了猿飞佐助就必须归功于江户时代的一间小说出版社立川文库了。立川文库在江户中期发行了一系列关于真田幸村的小说;随着故事内容的不断演进,幸村的身边出现了一群身怀绝技的高手,这群虚构的小说人物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真田十勇士"

在小说"真田三代记"的描述中,猿飞佐助是信浓鸟居峠山下一位农夫鹫尾佐太夫的儿子;从小就在山中与猴子玩耍,练出一副矫健的身手;一天在山里玩耍时巧遇远行来此的甲贺忍者首领户泽白云斎,遂拜他为师并跟随他回到甲贺学习忍术,后来与伊贺忍者雾隐才藏不打不相识,两人结伴成为真田幸村的麾下。根据书中所记,佐助曾经在大坂夏之阵的乱军中潜入徳川本阵企图暗杀家康好扭转战局,却被家康身边的近侍所阻而失败;幸村战死之后佐助与才藏成功逃脱,两人远走九州,在萨摩山中度过余生。从这段故事内容看来,佐助的暗杀术似乎还修练的不到家啊。

马沓:

马沓又称马草鞋,简单来说就是马穿的鞋子。战国时代的武士和足轻在行军作战时都会穿上草鞋,除了减少足部受伤的风险之外还可以加快行军速度;马沓也同样具有这些功能,只是穿戴的对象不是人,而是随军出征的战马。

战国时代的马沓大都以藳草编成,外围再包上一层皮革或宣纸,因此又被称为藳沓。西洋的金属制蹄铁直到1733年才由徳川吉宗将军(就是电视剧里有名的暴坊将军)率先引进;明治维新时期重建骑兵队时,蹄铁才正式取代了马沓成为战马的必备装配。不过相信很多版友应该知道,单独的马沓还不足以展现骑马队的威力,但要是再加上必中的话……

猫足:

关于猫足这项特技,我并没有要介绍它的功能或典故(应该很好懂吧)。小猫我在这里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全战国最配得上这项特技的名将真田安房守昌幸与他Lv5等级的猫足功力。

故事的背景又回到関原之战,家康在听到石田三成畿内举兵的消息后在下野国小山举行紧急评定;在获得多数大名的支持后,家康决定率领现有的部队经东海道先行回转畿内,而驻兵在封地关东的主力军则由儿子秀忠率领赶赴战场。秀忠的军势人数总计有38000人,预计由江户出发经由信浓中山道进入美浓平原。

中山道又称木曾道,是连接关东与畿内的干道之一,由武藏出发后沿途经过下野、上野、信浓诸国,最后由木曾谷进入美浓。沿途的上下二野在当时都是徳川的领土,但信州一地却是真田家的地盘。真田家当主昌幸曾经在15年前(1585)的第一次上田会战中以区区2000人痛击徳川军,优秀的军略令家康忌惮不已,不过这一次昌幸老早就被家康说服加入东军,所以也可以算是自己人了。行军过程一切顺利,直到秀忠的军队进入下野;昌幸在下野犬伏一地收到三成事成之后与你甲信二国的密函后竟倒戈加入西军,原先准备与秀忠会合的真田军迅速回转信浓上田城摆出迎击架式,去路被阻的秀忠下令:全军进攻上田,歼灭真田家!上田军记中记载,秀忠军于1600年阴历96日开始进攻上田。相较人数三万的徳川军,上田城内的兵力只有3500人。然而昌幸再一次发挥了出色的军事长才,针对大军机动力不佳的劣势拟定战略,以夜袭、骚扰、诱敌等战术配上秋雨绵绵的恶劣天气一一击溃牧野康成、土井利胜等徳川军势,成功地将徳川大军困在信浓群山之中,史称第二次上田会战。

眼见上田久攻不下,大战又开打在即,秀忠最后无奈听从本多正信与榊原康政的建议败走木曾,但一路上真田军的骚扰仍未停歇;狼狈的秀忠军在18日抵达美浓时,関原之战早已在三天前的15日就结束了。